陶渊明一辈子也没正经当过官,二十几岁出来工作,但每一份都干不长久。最后一次当了80多天县令便辞官回家享受田园风光,他觉得当官只是糊口,衣食无忧之后又开始后悔,他辞官后写下归去来兮辞: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,把出来做官当成迷途,回归田园才是知返。

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余家贫,耕植不足以自给。幼稚盈室,瓶无储粟,生生所资,未见其术。亲故多劝余为长吏,脱然有怀,求之靡途。会有四方之事,诸侯以惠爱为德,家叔以余贫苦,遂见用于小邑。于时风波未静,心惮远役,彭泽去家百里,公田之利,足以为酒。故便求之。及少日,眷然有归欤之情。何则?质性自然,非矫厉所得。饥冻虽切,违己交病。

于是怅然慷慨,深愧平生之志。犹望一稔,当敛裳宵逝。寻程氏妹丧于武昌,情在骏奔,自免去职。仲秋至冬,在官八十余日。因事顺心,命篇曰《归去来兮》。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游。世与我而相违,复驾言兮焉求?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。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丘。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

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是体现陶渊明出处行藏的一篇重要作品,文中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回归田园的喜悦,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译文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高中语文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译文序我家贫穷,种田不能够自给。孩子很多,米缸里没有存粮,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,没有办法解决。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,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,可是求官缺少门路。
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,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。彭泽县离家一百里,公田收获的粮食,足够造酒饮用,所以就请求去那里,等到过了一些日子,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。那是为什么?本性任其自然,这是勉强不得的;饥寒虽然来得急迫,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,身心都感痛苦,过去为官做事,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。于是惆怅感慨,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。